试析春秋战国出土文物中的乐舞文化|试析高校二级学院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研究论文

更新时间:2019-05-14 来源:发展战略 点击:

【www.0413xx.com--发展战略】

  论文摘要:详细介绍了中国计量学院二级学院对本科教育实行的创新实践活动的模式和效果,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本科生的课外科技创新平台提出了设想。

  论文关键词:二级学院;实践活动平台;创新思维;学科竞赛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推进专业改革和建设,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学科知识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推进新一轮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高校着重转变单纯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的教育观念,树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外科技创新观念。各高校根据自身定位纷纷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创新体系,调整创新教学计划比重,整合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各种学生研究项目计划和学科竞赛计划,与企业合作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中国计量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设置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4个本科专业。机类、电类专业是制造业的基础,任何一个工业企业必须要有机电类专业的人才,在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中,非常需要有实践技能背景的机电类人才。因此近年来,我校机电工程学院通过调整完善教学计划、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设计、学术讲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计划、学科竞赛等渠道,改进创新教学方法,推进实验室开放力度,将实践类环节的教学计划渗透到“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机电类通用本科专业的教学等相关工作中。学院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特长的平台。根据大学本科教学的优势、特点和自身的基础与条件,学院确立了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创新教育质量观,建立了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主体的学生创新活动平台。在此平台中,学院通过校企模式合作办学,学院依托学校的各教学、科研资源,学生可以自主立项,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参加科研项目申请专利,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研究,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指导教师为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其创新活动的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近几年来不断摸索实践,学院对本科教育积极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仅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积极开展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储备创业技术

  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省级以上奖项100多项。学院通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吸引优秀人才,为这些优秀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个人发展空间,影响了这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并为后续入学新同学提供了榜样。

  1.学院开设创新启发与专利申请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学院在培养学生专利申请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和特色。学院专门设立创新、创业课程指导和启迪学生,鼓励机电学院学生积极参加校级选修课程。现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专利申请写作与法规”、“电子创新设计”等创新、创业课程。同时也举办了系列专利讲座。自2001年至今,我校学生已向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了400余项专利,这些授权的专利都是学生以独立发明人的身份获得的。学生专利申请及获准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

  学院还专门组成指导教师团队,成立了学生专利协会,形成了以专利申请为抓手,全方位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载体。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志不在获准专利,而是通过学生申请专利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少学生尽管没有获得专利,但在申报专利或者在与专利创新相关的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由于获得专利的学生思维敏捷、有创造性思维,因此机电工程学院拥有专利的毕业学生成了企业争抢的“紧俏人才”,大大增强了毕业就业的竞争力。有的学生还以专利成果开办了公司。

  我院以学生为独立发明人或独立设计人的身份申请的三类国家专利在浙江省排名第一,在全国也数一数二。仅2011年累计授权国家专利7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2.积极承办全国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008年、2009年机电学院作为承办方,积极承办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类)锦标赛组织工作,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学院为备战赛事,配合学校在暑假举办航模集训班,并利用暑期集训学生。共有来自二级学院的机电工程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近百名学生在工程训练中心进行紧张的集训,学生参与度、受益面很广。最后我院教师指导的小组荣获全国二等奖1项。

  3.学院积极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机电学院积极开展相关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从获得奖项的参赛小组来看,都是在大二期间就开始跟随指导教师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较早的参与了指导教师的科研或得到了指导教师的帮助,在电路设计、调试等方面提升较快,并积累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在最后的竞赛期间发挥了较大的作用。2012年8月浙江省电子设计大赛,我校作为承办方,获得了浙江省高校最好的成绩。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有6组获省级二等奖。目前学院组织骨干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开展教学试点,选拔优秀的新生,让大一年级的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开始电子技术的培训,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完成相应的阶段性实物制作,让学生在大学四年实践中得到锻炼。实践证明,我院有多名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毕业后都成为企业创新设计的骨干,或成为成功创业者。

  4.机械设计大赛硕果累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机电工程学院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特开设了“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指导”全校性的选修课,选拔优秀学生,为这些有致于实践创新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我院学生参加全国第十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本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的作品是《全自动鸡胚疫苗注射机》,该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有企业上门要求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

  5.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小组,撰写学术论文

  学院还成立了课外科技小组,设飞思卡尔智能车指导小组和专利撰写与指导小组等,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创新尝试和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并对学生课外科技小组进行资助,充分激发并释放学生的实验实践和创新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在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项目并及时用文字总结、提炼积累的实践工作经验,2011年发表学术论文11篇。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科研写作水平,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撰写论文的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真正做到了双赢。

  二、以科研促进教学,吸引优秀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学院积极开展本—硕创新工作

  改革教学模式,加强科研对教学的渗透。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努力将教学和科研融合在一起,强调科研在教学中的渗透和以科研为背景的教学,学院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将自己的创新成果、经历和科学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知识,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创新的意识。

  学院为提高本科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的优秀学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研究生,积极实施“本—硕创新计划”,吸引众多优秀本科生参与硕士生导师的科研项目。本硕创新计划于学年第一学期末开始初选,于学年第二学期初完成学生和导师的双选工作。

  学院积极开展组织、动员工作,及时召开了硕士生导师和各专业学生的“本硕创新计划”介绍会,学院每年确定近80名学生参与“本—硕创新计划”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参加本硕创新的导师题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省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各相关企业课题等,为学生的创新计划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导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学习情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通过组织定期的小型交流会、去企业实际考察、查阅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方式实施创新培养计划。并且导师要求学生课外时间定期到实验室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及早的接触到学科前沿知识和技术。

  三、学院改变原有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在校生“3+1培养”模式

  学院积极开展与企业合作办学教育模式。合作教育模式是由企业深度参与大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包括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学习模式,企业主导的企业岗位实行模块及毕业设计模块组成。这些学习过程,在企业的参与中使学生对职业工程师的发展及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有了深入的理解。例如学院与杭州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利尔达嵌入式系统班”。改变原有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在校生“3+1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进行传统式教育,1年在企业进行技能及工作实践培训。由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指导团队。

  四、学院积极开展校级实验开放项目的活动

  近几年来,机电学院校级实验室开放项目是学校委托二级学院有组织、有专向经费资助,以项目形式开展的教学计划以外的课外科技活动。学院对项目过程管理采取项目协议书、开题报告、项目活动记录、总结报告、实物演示或数码摄影动态记录实验过程或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一系列材料支撑,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实行中期检查。其整体评价是由学生总结报告、结题现场答辩、指导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三方面组成。为了保证项目完成的公众性、合理性,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学院开放项目进行抽测。

  校开放实验项目的选题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开放项目的选题体现了一定的难度、实用性及趣味性。每年5月份由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申报到学校,6月初由学校组织专家完成项目的审批,并下拨研制经费,项目完成的周期是一年,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项目申报的所有指标。校级实验开放项目是一种很好的课外创新实践模式。近3年来,学院组织共立项完成了近50个开放项目。其类型涵盖实物制作类项、综合实验类项、软件编程类项。

  五、今后设想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开展大面积的课外科技活动,使学生的受益面更广泛、活动更持久,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学院会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为培养机电类人才积极的、努力的做到更好。学院将推出如下举措:

  1.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

  学院正调整教学计划,将一些学生在大一或大二根据兴趣参与第二课堂的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学生毕业设计时间就可贯穿多个学期,学生可根据参与项目的研究,了解本学科或其他学科的发展情况,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保证项目研究的连续性,为学院教授、选拔优秀研究生做准备。另外,也能更好地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2.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更加具有开放性

  学院进一步落实创新教育,鼓励学生成立自发的科协组织,对某种技术或者某个方向专门成立科研小组,学院给予必要的活动经费支持。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biyelunwen/204545.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