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教学一体化_一体化教学现状分释论文

更新时间:2019-08-12 来源:职业教育 点击:

【www.0413xx.com--职业教育】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出现,使一直困扰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学习教学相互割裂、相互脱节的问题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离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还有很大的距离,而大家的关注程度正在大幅度降低。也许有人这样认为:我们前面的努力已经有了结果,教材都朝“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方向改革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所以没有必要再去讨论已经讨论多年的问题。本人对这样的观点不敢苟同,一直以来,造成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完全脱节分离的根本原因,不单单是教材问题,而是这种只看教材不看学生、只求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管学生学习成效、只注意学生卷面成绩不看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片面看待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关系的态度及观念。单就技工学校的教材来说,目前真正属于“一体化”教学的教材还是比较少的。以电工专业为例,也仅有《电力拖动线路与技能训练》,其他课程的教材虽然也在作大幅度修改,但基本停留在原“技工学校通用教材”的旧框架内。也就是说,技工学校电工专业的绝大部分教材仍然是按旧的样式分为理论教材和实习教材两部分。因此,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割的状态也就必然被“合理”地延续;大部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同样地被延续着。

  当然,上述存在的问题并非全是教材的责任,但不可否认教材具有主导和指导性作用。实事求是地说,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互分割、脱节的问题是可以通过业务主管人员和教学人员的努力而得到改善的,关键在于对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关系的认识以及对职业教育教育目标的认识。

  下面,我们着重就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

  在职业教育中,理论教学要解决的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的问题,而实习教学则是解决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及掌握相关操作技能的问题。理论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的理性认知方法,是向学生传递前人研究、实验与实践的总结;实习教学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用理论知识,学习应用技能。实习是印证应用知识、消化理论知识的一种手段,更是提高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简单地讲,实习教学是在理论知识指导下的技能学习,是通过动手来验证应用知识,是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是进一步对专业知识的消化,是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职业能力的过程。显然,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学生就是在这种辩证关系中学到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能。从教学的角度而言,必须是在完成理论内容的教学后才可以进行实习教学;从学习的角度而言,其过程应该是先掌握好基础理论,然后进行应用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表面上看传统教学模式也是符合上述逻辑关系的,果真如此也就没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也就没有必要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推行了。事实上,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衔接并非如此简单。理论知识有其自身的连贯性、逻辑性及对应的时间要求;实习也有其自身的连续性、渐进性以及对应的时间要求。因此,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之间无论在时间上、知识点上都要求有一个最佳的汇合点将二者进行衔接。这在传统的理论与实习互不相干的教学模式中很难寻求,甚至无法找到这样一个衔接点,因此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也就成了必然,也就造成了同一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互不相干的实际现状。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初衷。

  其次,近年来在技工学校中逐步实行了“一体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了时间分配及时间衔接的问题。但只有少数课程的教材基本达到了“一体化”教学的要求,而大部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因为理论教材与实习教材大多自成一体,缺少过渡,缺少必要的相互关联与衔接,缺少有机的联系。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的教材缺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之间沟通的桥梁。

  笔者曾对所在学校两个年级共计三百七十八名电工专业的在读学生进行过摸底考试调查,内容范围是已完成学习的理论课程,命题内容侧重于应用知识,即让理论知识向可操作方面靠拢,使理论知识具体化。考试的结果不理想,学生成绩令人难以接受,及格率只有6%。其中有“在我国的常规低压电网中,如何取得220V交流电压”这样一道常识性题目,答题正确率也只有10%左右。而面对这样的成绩所有参与教学的人都不感到意外,这种反应很能说明问题,也就是说大家对学生这样的考试成绩是有心理准备的,所不同的是对这样的结果有不同的结论而已。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理论教学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没有把基础知识向应用方面引导;实际的教学活动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分割,似乎仍然理所当然。

  不难看出,造成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互脱节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是教材内容在相互的联系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也就是理论教材与实习教材都缺乏向对方靠拢的连接,缺乏衔接点,准确地讲就是缺少双向沟通的桥梁,缺少两者之间的过渡。这个缺陷给学生制造了理论知识与实习操作之间不相干的印象,是形成“理论知识无用论”的基本原因;使学生产生了不愿意学习理论知识、缺少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性的现象。值得指出的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出现并非完全是教材的责任,我们甚至也不能责怪学生有这样的认识偏差,教师在这方面也应负很大的责任。在学习问题上,学生的观念就是教师的观念或意识的折射。为什么这样说?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关系来回答: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接受知识,同时也接受教师的相关观念;教师对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关系的理解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态度和质量。前面提到的摸底调查考试就是一个突出例子:面对被调查学生糟糕的考试成绩,竟然有理论教师解释为:“学生的成绩差是因为由实习教师命题,与理论课的要求不同。”这样的解释实在令人难以接受——难道职业教育有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两个不同的教育目标?难道理论课的教学可以将职业教育的目标弃而不顾吗?教师有这样的观念,我们怎能奢求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关系呢?又怎能奢求给学生一个正确对待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的态度呢?

  就职业教育而言,真正体现学生水平及他们日后工作能力的,是应用专业知识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如何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操作。没有理论知识做基础的操作技能学习,只能是一种直观模仿,学得再好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面对没有接触过但掌握了基本原理只需稍加观察就能弄清的设备、就能解决的问题时,也会束手无策,这种情况在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中屡见不鲜。由此可见,解决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之间的教学衔接问题,是职业教育实际教学的根本问题。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技能人才,说白了就是培养技术工人。根据这个教育目标可知,学生学习专业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更好地提高操作技能及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学绝不是让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各自为政或只是为了完成教学指标;只有对此有清楚的认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教材与实际教学的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

  当然,解决上述问题绝非只是职业教育上层的问题,而作为基层教师也应付出自己的努力。事实上,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努力做过各种尝试,只不过这些尝试大多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受制于各人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高下,受制于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的了解,受制于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设备的配置,缺乏统一的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们应首当其冲,尽快地为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学人员提供适用的教材和指导性文件。

  最后应当提及的是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偏向以及教师的水平、能力对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关系的影响。实习教学是否能代替“一体化”教学?答案是否定的。认为实习教学就是“一体化”教学或者可以代替“一体化”教学,要不是矫枉过正的偏激就是“理论知识无用论”作怪,是对“技能人才”、“技术工人”等名称的曲解。应该强调的是:实习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实习教学,实习是在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实习;理论教学是在操作技能中如何应用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以培养技能人才为教育目标的职业学校来说,理论教学应以满足实习教学的需求为宗旨,偏离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偏离教育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也就无法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学生。

  根据教育目标及“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任课教师要达到相应的要求,除了解决观念问题外,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学能力。作为理论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固然重要,但学习进修操作技能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后,才能体会专业理论对操作技能的指导意义,才能领悟专业理论在操作技能中应用的重要性,才能在理论教学中真正地把握住重点和方向。同样的道理,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学习专业理论,因为只有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才可能更好地指导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技能人才。

  衡量一间学校优劣的第一指标就是毕业生的质量。只有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受欢迎的、高质量的毕业生,学校才会蒸蒸日上;只有源源不断地输送真正的技能人才,职业院校才会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biyelunwen/21318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