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是什么】探析哲学通识教育效果及问题和改进对策的优秀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17 来源:高等教育 点击:

【www.0413xx.com--高等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并首次提出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为进一步发展通识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通识教育在学生的成人成才过程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基础地位与核心作用。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我国的哲学通识教育起步较晚,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在哲学通识教育的建设上还存在巨大差距。在此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对于哲学通识教育的认知和期待,并有针对性地建设哲学通识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本课题组在某校开展了一次有关哲学通识教育的全面调查。通过大量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分析,课题组发现我国当前哲学通识教育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进而根据最终数据与文献资料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一、调查方法与步骤

  课题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当前哲学通识教育的效果、缺陷及改进措施,其关键在于如何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对哲学通识课程的认知和期待,而科学的实证调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对策,那是危险的,科学的实证调查,乃非常之必需。”为了切实了解情况,课题组采取大规模问卷调查的方法完成资料收集工作,以某校所有选修了哲学类通识课程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力图全面直观地了解当前哲学通识教育的施行情况,进而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提炼共性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为了做好本次调查,课题组首先检索、研究了以往学界针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以此作为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基础和参照。在具体的问卷设计上,课题组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避免问题过多、过难、过细,避免引发被调查者的误解和顾虑,影响调查顺利进行和实际质量。在与调查对象进行自然、随机交谈,了解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之后,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的初稿,随后在小范围学生中对问卷初稿进行了试用性考察,并根据反馈对问卷的格式版面与问题设置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最终形成问卷的定稿。

  问卷共设有25个问题,在内容上主要集中于哲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体系与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在问题形式上,根据问题内容的具体差别,灵活选取了填空式、是否式和选择式的形式,同时为了集中同类问题,缩短问卷篇幅,部分题目采取了矩阵式的形式。问卷的集中发放与回收均由课题组成员完成。最终,课题组实际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91份,有效回收率86.1%。问卷样本科学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其中,文科537份、理科499份、医科42份、工科213份,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2.1%与47.9%。

  在问卷回收完成之后,课题组成员首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编码工作,其后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获得的数据分别进行了单变量的统计描述和双变量的交互分析统计。最后,课题组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对统计结果展开了样本描述和数据解释,得出最终结论与分析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哲学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在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人格的健全等方面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然而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对哲学通识教育还缺乏明确认知。68%的学生对于哲学通识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其中大多数都只是了解一点,没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的大学生占到了总体的52.8%。尽管对于哲学通识教育还不是特别了解,但在最初选择哲学类通识课程的理由上,63.5%的学生还是基于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哲学类通识课程实际上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对于哲学学习也有着非功利性的目的,注重对于自身哲学素养的培养。

  在大学生希望通过哲学类通识课程获得何种哲学训练的问题上,分别有69.5%、68.5%、59.7%的大学生选择了思维的训练、更好的认识世界和自身、智慧的启迪这三个选项。不难看出,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他们最希望通过哲学通识教育获得思维的训练,以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智慧的启迪,由此更好地认识自身和这个世界,而并非一些知识性的积累或者学习直接的方法论。

  大学生对于通过哲学通识教育来提高自身相应的素质有着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较为强烈的期待。与此同时,虽然有64.1%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哲学类通识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于哲学学习的需求,但认为完全满足其需求的学生仅占13.3%。对于相当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当前的哲学类通识课程只能勉强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还有18%的学生认为现有的哲学类通识课程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在哈佛大学2009版的八大类通识课程之中,哲学类课程遍布各类课程之中,是人文领域课程的主体,占课程总数近三分之二;在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也占到课程总数的10%以上。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析仅是针对在课程名或课程简介中明确提到与哲学各领域密切相关的课程所做的,如果考虑到有些哲学内容没有反映在网络简介中,通识课程的哲学比重恐怕还会更高。由此可见,哲学通识教育的现行课程体系设置实际上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在哲学学习方面的需要。这也就要求哲学通识教育应当进一步在数量和内容上扩充哲学类通识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课程资源和更加完备的课程体系。

  大学生认为在哲学通识教育中需要增加哪些方面的内容,是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建设和优化的重要参考依据。调查发现60.5%的学生认为需要在目前的哲学类通识课程中增加与逻辑学相关的内容,而逻辑学正是与人的思维紧密联系的学科。希望增加伦理学方面内容的大学生达到了43.2%,希望增加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技哲学等方面内容的学生人数分别占30.2%、33.9%、33%。而出乎意料的是仅有5.6%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内容。基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二级学科的选择上形成的巨大反差,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和抵触,这主要是由中学阶段以知识点传授为中心的哲学教学方式造成的,使得学生不能充分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实质。[5]因此哲学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建设应当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培养其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认知,从而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哲学通识教育更多地是面向非哲学专业的大学生,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学会做人”的能力,致力于引导学生获得哲学智慧的启迪,而哲学专业教育则主要是以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导目标。正确区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哲学通识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调查发现,29.4%的学生认为现存的哲学类通识课程存在着过度专业化的问题。因此,在哲学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哲学通识教育和哲学专业教育的不同,并立足于学生的意愿,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尽量在课堂上少使用晦涩的哲学专业术语,以适应非哲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在哲学通识课程的内容设计上,大部分学生认为应当包括“当前热点问题分析”(63.4%)、“国外文化与思潮”(61.3%)、“中国传统文化”(57%)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哲学类通识课程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将哲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将国内外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以一种非哲学化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这恰恰也是学生所希望的哲学通识教育模式。

  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可以使哲学通识教育从内容设计上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更有利于增强哲学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而教材体系的建设则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效果的加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哲学通识教育的课堂之外进行相应的阅读和知识扩充。通过调查发现,网上共享资源是大学生比较青睐的一种课外学习和补充的方式,61.2%的大学生希望能建立网上共享资源平台。还有17.4%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建设网上共享资源。由此可见,接近80%的学生对于网上共享资源平台建设有着强烈而迫切的愿望,建设与相应哲学类通识课程相配套的网上共享资源平台,已成为当前哲学通识教材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经过调查发现,31.3%的学生认为哲学类通识课程需要配套相应的教材,还有3.5%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配套教材。由此可以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于配套教材的需求并不像对于建设网上共享资源平台那样强烈,但也存在较高的呼声。

  前面提到大学生需要的哲学通识教育是非专业化的,其目的在于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哲学素养的训练,因此其教学内容将不同于哲学专业的内容。而针对学生在配套教材上是否也需要不同于哲学专业的学生所使用教材的问题上,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需要的是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教材,达到总人数的73.5%;另外有20.6%的学生需要通俗类的教材,而仅有5.9%的学生需要专业类的教材。可以看出,对于非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倾向于选择通俗易懂且兼顾趣味性的教材,而非哲学专业学生所用的教材。因此,在哲学通识教育的教材体系建设中,同样不应该忽视哲学通识教育和哲学专业教育的区别,进而大力推进哲学通识教育非专业化教材的建设。

  课程的授课方式决定了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所处的关系,同时对于哲学通识教育的实际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哲学通识教育的授课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42.5%的学生认为目前哲学类通识课程存在着单调灌输的问题,还有26.4%的学生认为在哲学类通识课程中缺乏课堂互动;认为课程内容无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4.9%,而认为考核方式不合适和存在其他问题的学生分别占14.9%和21.5%。这些问题反映了大学生认为现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他们的学习要求和学习习惯。59.9%的学生认为课堂上需要进行相应的互动或讨论,另外还有8.5%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课堂互动或讨论。由此可见,当前学生已经不再满足课堂上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更希望能够通过互动使自身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并且能和老师、同学进行直接的思想交流。“教学实践表明,研究性、探究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是一种符合哲学通识教育本性的教学组织形式。”

  从大学生对于当前哲学通识教育教学方式的看法中,我们可以发现,以知识点的灌输为目的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使大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同时造成了当前哲学类通识课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显得单调乏味的问题。而大学生实际上更希望能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这也就需要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由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

  而“翻转课堂”教学(Flipped Class)以及“慕课”(MOOC)就是目前处于发展中的两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翻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要素制作成模块化、专题化的数字资源,学生预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将时间与精力用于释疑解惑、深度研讨、组织团队学习或其他教学活动。而“慕课”通俗地来说就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以网络为基础平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但这次的调查结果显示,55.2%的学生对于“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并不了解,38.5%的学生对“翻转课堂”只是了解一点,而非常了解“翻转课堂”的学生仅占3.9%。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了解程度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但是相反的,有50.7%的学生认为学校需要进行“翻转课堂”这样的教学方式改革,另外还有5.9%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进行此项改革。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亟需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式。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预先对教学核心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与期待。

  与此同时,通过调查发现,42.8%的学生对于“慕课”这种教学方式也并不了解,40.8%的学生对“慕课”只是了解一点,而非常了解“慕课”的学生则仅占10.5%。整体来说,多数学生对“慕课”这种教学方式也并不是十分了解,但相比较于“翻转课堂”,学生对于“慕课”的了解程度要稍高一点。同时,50.2%的学生认为学校需要进行“慕课”这样的教学方式改革,另外还有11.1%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进行这样的改革。因此,结合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态度,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希望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他们期待着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他们也更愿意接受一种生动的、翻转形式的哲学通识教育。因此,在哲学通识教育的建设中,也就需要进一步推进“翻转课堂”和“慕课”的建设,由此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使当前的哲学通识教育更加贴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好地发挥哲学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教会学生“认识世界,学会做人”方面的独特作用。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了当前哲学通识教育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了解到大学生对于哲学通识教育的认知和期待,并基于学生的需求,针对哲学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由此也就为哲学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和第一手资料。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当前哲学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对于哲学学习的需求。同时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哲学通识教育得到的是思维的训练,以实现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哲学智慧的启迪,由此更好地认识自身和这个世界,而并不是为了积累一些知识和掌握直接的方法论。而且,大学生所需要的哲学通识教育也不同于哲学专业教育。因此,从整体而言,在哲学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始终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在课程内容和数量上对哲学类通识课程进行扩充,同时加强各个哲学二级学科在哲学通识教育体系中的协调作用,并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凝聚专业核心力量以及大胆创新,将哲学类通识课程建设成为传统优势与学术前沿相结合、基础性和创新性并行的课程网络。与此同时,立足于学生的意愿,注重对学生进行一种非专业型的哲学素养的培养,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二,大学生在哲学通识教育的教材体系建设方面也有着新的认知和需要。大学生对于建立与哲学类通识课程相配套的网上共享资源平台有着强烈的需求,建立与课程配套的网上共享资源已成为当前哲学通识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中刻不容缓的任务。虽然大学生对于配套教材并没有十分强烈的需求,但也并不抵触。反观国际一流大学,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可以发现它们所出版的与课程相配套的哲学通识读本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创新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世界影响。因此,建立相应的哲学类通识读本对于促进我国哲学通识教育的发展来说也是可行的和必须的。至于需要什么样的教材,绝大多数大学生也更倾向于选择比较通俗易懂且兼顾趣味性的教材,而非哲学专业学生所用的教材。

  第三,当前的哲学通识教育的授课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存在着一定程度上单调乏味、缺乏课堂互动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调查表明,虽然很多大学生对于“翻转课堂”以及“慕课”这类新型的教学方式并不十分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却都认为学校需要进行“翻转课堂”和“慕课”这类教学方式的改革。因此,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已经并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期待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他们也更愿意接受一种生动的、翻转形式的哲学通识教育。在哲学通识教育的建设中也就需要进一步推进“翻转课堂”和“慕课”的建设,由此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使当前的哲学通识教育更加贴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好地发挥哲学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教会学生“认识世界,学会做人”方面的独特作用。总之,哲学通识教育需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并致力于建设一种研究性、探究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biyelunwen/263556.html

推荐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