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地方财政转型辩证法经济论文

更新时间:2013-10-07 来源:金融研究 点击:

【www.0413xx.com--金融研究】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表示,现在好像还不能说是“危机”的范畴,但地方财政的“紧日子”,已经到来。

  如果按照不乐观的估计,这一次的财政“紧日子”,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救,还是不救?如何救?尺寸如何拿捏?这都是地方财政相当头疼的问题。

  而实质上,这一次所谓“危机”,考验的正是地方财政思路的一次转变。

  放慢脚步

  “我也不知道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汇来描述我们即将要做的工作。”赵全厚研究金融理论多年,对于结构性减税政策,他有自己的理解。

  “官方的词汇叫结构性减税政策,作为地方财政来说,只有执行的份儿。因为税政并非是地方可控的。”赵全厚表示。

  “但你问地方能做什么,其实地方财政是很棘手的。一方面要稳增长,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减税政策,这就出现矛盾了。”赵全厚说,所谓减税,在地方财政来说,不如说是一种“正税”方式。即让地方财源,主要是企业活的更为宽松。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态度或者方式。”赵全厚表示,减税要减,但这不是地方财政对企业“挖地皮”的理由。“越是减税,越应该关注我们的财源。现在有一个怪圈,中央财政越是说要减轻对地方财政的压力,压力就越大。”

  相对的,浙江省某市财政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提前入库了一年的企业税收。“中央一方面让我们执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另一方面我们地方政府要求不能减少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这日子没法过了。难道真要让我们去做账不成?”

  所以其一,他认为地方财政需要的,可能是忘记曾经的“火箭式”增长,改之看清脚下的道路,稳步前行。

  平衡收入

  在地方减税减收大潮面前,另一个怪现象出现,那便是地方非税收入的大幅上涨。但对此,赵全厚表示,非税收入,不一定就是不好的收入。

  “我们的媒体,或者说我们的舆论,很多时候都有非黑即白的趋势。非要把一件事界定好与坏。比如现在的减税,有些媒体就当头一棒,告诉地方‘不许增加非税收入’。其实这是非常可笑的一个结论。”赵全厚表示,非税收入与税收一样,都是我们财政收入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由于费改税等等工作的开展,我们的税收收入逐渐占到一个很大的比重,但这并不能说明剩下的非税收入都是一些“不好的收入”。

  “以北京为例,由于交通拥堵,北京正在研究开征拥堵费,这是一项非税收入,但这种费用不可能被改为税务,又的确是对北京交通拥堵的实际措施,那我们就可以界定,这是一项良好的非税收入。再比如说财政征收的矿业环境恢复抵押费用等等,这实际上都是必要的非税收入。”赵全厚说,作为专业的财政人和财政媒体,一定要主动引导舆论。“但这是客观界定非税收入。我们现在也发现,在税收减少的同时,一些地方财政也确实是在增加非税收入。这种‘为了收入而收入’的非税,我认为其中必有问题。”

  而一些地方财政也间接的证实了赵全厚的猜测。江苏省财政厅绩效处张绍光表示,在绩效工作中,确实最近也发现很多项目“严格了很多”。“最近罚没收入等都有所增加。”但他也表示“这不是什么好事。非税收入说白了是一种非正常、非广域的财政手段,单纯的为了收入而收入,没什么道理。”

  所以其二,赵全厚表示,平衡对非税收入的心态,或者说,平衡对财政收入数字的追求,转而追求收入质量,是地方财政应当做出的第二种转变。

  土地财政之后

  在减税减收,非税抬头这些表象背后,隐藏着的可能是我们现有的地方财政收入组成的不科学。

  “土地财政,从时间上来源于分税制改革,就相当于给了每一个地方财政一块‘土地矿藏’。而我们的地方财政,就是一直在拼命的挖它。”赵全厚表示,这已经成为了很多地方财政思维上的一种惯性。“他们不会考虑土地还有多少,怎么使用,等等。因为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现在一些地方财政确实也出现了土地即将售空的情况。”

  赵全厚表示,在土地财政即将没落之时,地方政府应当在手里还有一些土地的时候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因为在我们的现状来看,土地依然是我们的地方财政手里最大的一块资源。那么按照我的想法,我们应该从经营土地,向经营空间发展了。”

  那么什么是经营空间?赵全厚说,“以苏州为例,已经有政府投资建设园区,然后租赁给相应的公司的做法。类似这种做法还有唐山的动车城,以及北京周边香河地区的高科技园区等等。这些地方都不以出让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而转为政府建设,招商引资出售或租赁。这种方式虽然短期内见效较慢,但在长期看来,有可能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出路之一。”

  所以其三,赵全厚说,地方财政需要的,是从急功近利的“政府投资”,向长远的“政府理财”理念改变。

  坚持减税,保证财源,控制非税,改良土地财政,这似乎就是地方财政现在可以做的全部。

  “因为对于地方财政来说,一无税权,二无大改之余地。所以说了这么多,最终地方财政能做到的,可能只有四个字,力所能及。”赵全厚说。如果说地方财政是一艘小船的话,那么财政的整个大环境就像是汪洋大海,一个地方财政能做的只是让自己更坚固,但无法改变整个海洋的状态。

  “那么我们可能还是要回归到一个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配合上。我们现在这两个模式是很脱节的,基层实践往往落地之时才发现远不是设计的那么一回事。而基层倒逼顶层设计的案例,我们却很少见到。也正因此,我们的政策可能并不是‘不好’,而是不适合。这些问题真正能在地方财政手里解决,我认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赵全厚表示。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biyelunwen/26367.html

为您推荐

精品文章

热门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