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兮|简析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05 来源:市场营销 点击:

【www.0413xx.com--市场营销】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综合了化学学科各领域所需的基本方法和研究工具,借助于物理学上的光、热、电、磁等实验手段,追踪化学变化过程中体系的某些可测物理量的变化,并用数学原理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的结论。该课程具有综合性显著、研究性较强和定量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学生通过测量、记录、处理大量的实验数据并绘制图表,对实验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不仅能加深物理化学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而且能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技术,提高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怀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及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化学、制药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及食品工程等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它与《物理化学》理论课程紧密联系,但又是一门独立设置的课程。因此,与其它课程一样,制定一套合理、公正、完善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和考核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树立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很大帮助。

  1怀化学院《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调研

  怀化学院于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与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相似,《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开设的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课程紧密联系,主要包括五大模块,十六个实验:(1)热力学部分:①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②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③燃烧热的测定,④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⑤二组分固-液相图的测绘;(2)电化学部分:①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②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镍在硫酸溶液中的钝化行为,③循环伏安法;(3)动力学部分:①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②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4)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①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②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③电渗,④电泳,⑤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5)物质结构(结构化学):①络合物磁化率的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程目标定位模糊,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及食品工程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成为《物理化学》理论课程的附属品,理论课和实验课不能有效统一;(2)实验教学内容虽然均取自经典实验教材,但教学内容宽泛,专业针对性不强且验证性实验居多,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内容偏少;(3)实验内容及仪器滞后于科学研究发展、更新速度慢,涉及学科交叉的实验内容不多,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4)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模式基本按照“学生预习(预习报告)-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提交实验报告”进行,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兴趣不够、积极性不高、创造性不强,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屡见不鲜;(5)课程所需仪器设备投入大,价值较高的仪器设备单(套)数不够,难以实现单人操作,实验结束后,大部分仪器设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其使用率不高;(6)缺乏专业的仪器设备维修人员,仪器设备维修(护)成本较高;(7)仪器设备对外服务功能亟待加强,与大力提倡“产、学、研”的目标尚存在差距;(8)课程任课教师较多,有关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难以形成共识与统一的标准。

  2怀化学院《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调研

  地方本科院校知名度有限,招收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自律及自学能力相对较差,以往的课程考核中,我们一直沿用“平时实验操作成绩”加“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作为该课程最终成绩的方法,实际效果表明这种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采用小组共同完成实验的模式存在学生对实验敷衍、抄袭的嫌疑;考核方式单一、不完善,不能针对不同专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缺乏实验操作考核内容,不能达到全面衡量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之目的。

  根据上述调研,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对学生实验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对《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3怀化学院《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我校《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授课专业多、授课课时不一等特点决定了其考核方式的复杂性。为了全面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逐步形成,考虑到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两个学期完成,其余专业均为一个学期完成等实际情况。近年来我们采用了“双标准”考核方式,该考核方式针对不同专业分为两个标准:

  第一类标准采用“平时实验成绩(40%)+实验理论考试成绩(30%)+实验基本技能操作考试成绩(30%)”方案,适用对象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材料化学等一个学期完成课程学习的专业。平时实验成绩若仅以实验报告作为唯一标准难免存在纰漏,课堂“嵌入式评价”是一个将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日常工作作为评价材料的评价过程。从时间上来说,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前、教中及教后。注重过程评价,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我们引入“嵌入式评价”以后的平时实验成绩包括:预习报告是否完整、实验课堂提问回答是否准确、实验现象观察是否仔细、实验数据记录是否认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结果讨论是否充分、实验数据分析是否合理、实验结束仪器是否复原等。实验理论考试结合开设的具体实验内容命题,既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又侧重于实验部分,采用笔试的形式进行,试卷由任课教师集体出卷组成试题库,随机组卷,题型丰富,考核内容全面。实验基本技能操作考试具体实施办法是将试题做成试题卡,学生随机抽取,试题卡上设有与某具体实验相关的口试题和操作题,学生先对口试题进行解答,再按试题卡要求完成整个实验。

  第二类标准采用“平时实验成绩(40%)+实验理论考试成绩(30%)+设计性实验成绩(30%)”方案。这一标准主要针对化学专业制定。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两个学期完成,实验数目及课时较其它专业多。与第一类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验基本技能操作考试中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其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素养,增强创新意识。设计性实验并非平时实验的简单重复,一般是平时实验的扩展或深化,实验方法或实验条件的改进,或取自某些文献资料,或取自某些新实验课题,如“黏度法测定湘维公司某批次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氧弹热量计测定牛奶样品的热值”。考试前三周公布考试题目,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审定后及时返还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学生按审定的实验方案,做好仪器安装和溶液配制等准备工作并完成实验。

  4结语

  以怀化学院《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开设及考核方式调研为基础,提出了“双标准”考核方式,体现了客观、量化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嵌入式评价”考核方式加强了过程评价,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座谈等方式对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效果进行分析表明:学生逐渐重视《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抄袭现象大大减少,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实验中,与教师讨论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有创新性的实验方案,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该研究为同类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化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待考核方式成熟亦可推广至其它专业实验课程的考核。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biyelunwen/267250.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