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分类]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思考论文

更新时间:2021-06-11 来源:管理体制 点击:

【www.0413xx.com--管理体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事业单位中的很多制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完善,但是,经济管理体制依然比较传统,在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事业单位要全面掌握当下的形势,认清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并系统分析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经济管理的水平,促进事业单位提供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就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进行了分析、思考,以期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关键词:新形势 事业单位 经济管理 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的深化改革,在这种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运营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要想让事业单位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实现良好的发展,就应当以不断改革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大背景,确立经济管理工作的目标及任务,并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有效落实经济管理,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一、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

  1.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由计划经济推动产生的,是中国特殊存在的一种机构,国家财政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该机构是公益服务性的。在国家管理社会生活的工作中,事业单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维持社会稳定的功能。就经济管理而言,与普通的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具有很大的区别。第一,它的公益服务性质非常强,在经营的过程中会首先考虑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所以,通常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不会把自己的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提供最优的服务,在最大程度上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在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大多数事业单位正在慢慢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各种活动中,很多的事业单位已经有了附属产业。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是当前事业单位开展各项活动的指导原则,以便为单位自己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将社会资源进行最优的配置。

  2.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的意义。

  在国民经济中,事业单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该机构主要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在社会稳定的维持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之前的经济体制中,事业单位经营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所以非常依赖国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该机构获取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对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势在必行,这种措施不仅能够丰富集资的渠道,降低国家财政的负担,还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风险意识低。

  因为事业单位在很长的时间中,经营的资金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提供的,所以其财务上的风险通常比较低,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慢慢忽视了财务风险的控制。但是,随着事业单位逐渐融入到市场进行活动中,其集资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其相应的财务风险也逐渐加大。但是,就我国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而言,大多数单位的领导或管理阶层对财务风险还没有全面的认识,思想依然很传统,认为所有的风险国家都会承担,所以就大大降低了资金利用率,再加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性,进一步加大了财务上的风险。

  2.经济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要想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虽然我国当前的事业单位对很多的制度进行了改革深化,但是,经济管理制度依然比较传统落后,阻碍了事业单位中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在:(1)我国当前很多的事业单位依然没有全面、系统的经济管理体系,在建立制度时,没有响应的国家政策或者法律法规作为指导,所以,在经济管理方面常常是无据可循。所以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中,一般情况下就使用比较传统的办法,或者参考之前的相似案例,这就导致了发生新情况时,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2)有的单位尽管制定了有关的经济管理制度,但是没有有效的监督体系,使得其不能有效落实,这就导致了人治在经济管理中占据着主导作用。

  3.经济管理人才比较缺乏。

  我国的事业单位长时间被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着,所以单位领导或者管理阶层忽视了经济管理工作,在平常的经营中对经济管理人才也就没有高度的关注。具体表现在:(1)我国当前很多的事业单位并没有专业的经济管理部门,也没有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很多单位的经济管理这一工作是财务人员来进行的,所以,经济管理通常仅仅是财务的管理,没有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以及预算、固定/无形资产的管理,进而严重影响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2)当前的单位领导中有很多原来是从事技术或者行政管理工作的,没有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没有足够的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大多数不能有效利用经济管理手段来开展经济管理活动,进而阻碍了经济管理的发展。

  三、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措施

  1.增加财政风险的意识,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对很多方面的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完善,但是有关经济管理的制度却依然比较传统,事业单位的财务面临着越来越到的风险,所以,在当前这种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领导应当重新并深入认识财务风险问题,提高财务风险意识,进而增加风险预防的能力。具体的措施有:(1)财务部门应当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注重贷款资金的管理,并把它归入单位资金的统一管理中。在进行贷款前,应当全面评估自己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对自己还款能力的考察,然后确定适当的贷款金额和期限;(2)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尽量设立比较全面的财务指标,并对各个指标进行对比,进而识别财务风险,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有效的管理。

  2.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就要对传统的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完善,以便推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具体的措施有:(1)进行人事改革,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活力,从而减小人力成本;(2)进行服务管理的改革,明确服务管理的正确理念,也可以借鉴其它领域中成功案例的经验,合理、有效地进行服务管理的改革,进而促进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3)进行财务管理的改革,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状况,可以建立相应的审计部门,以便更加合理地运用资金,并进行严格的审核,提高资金的效益。

  3.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具体的措施有:

  (1)在开展相关的经济活动时,经济管理者应当把成本效益的理念放在首位,在确保实现一定社会效益的情况下,利用最小的成本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便为社会提供更高的公益性服务;

  (2)高度重视经济管理者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为开展经济活动提高相应的人才保障;单位领导人员应当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专业的经济管理部门,并引进专业的人才;

  (3)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经济及管理意识。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使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在面临着这种的新形势,事业单位如果想要进步发展,就应当以这种新形势为背景,合理确立成本、投资、筹资等管理的目标,并将经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实现一定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以最小的减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祝佳红.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4,07:42-43.

  [2]李晓慧.关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5,26:54-55.

  [3]葛艳敏.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探析[J].全国商情,2016,01:25-26.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biyelunwen/275669.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