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安全事故_纺织企业用工难的成因与对策的管理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4-12-11 来源:管理学论文 点击:

【www.0413xx.com--管理学论文】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同时,纺织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社会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近年来,纺织企业普遍面临用工难的困境,严重制约着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企业用工短缺的主要因素

  1、劳动者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劳动者找工作时眼高手低,期望值过高,不愿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一些“80后”、“90后”劳动者怕吃苦,怕上规矩,宁愿少拿钱站超市、当服务员,不愿到纺织厂上三班。有一些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更希望到江苏苏南等地大城市工作,既打工挣钱,又见识外面的世界。二是不少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死守一亩二分地,安于现状,满足于生活过得去,无所事事也不想出门挣钱。有的是在家清闲松散惯了,进厂几天就退下阵来,跟不上纺织厂紧张有序的工作节奏。随着农业政策的倾斜,农村种植业、养殖业比较效益的提高,也有一些打工者回乡创业,导致了部分劳动力向农村回流。

  三是整体素质偏低。因为少人,所以只要不是残疾,肯来就行。由于先天不足,这些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制度意识、管理意识都比较薄弱,自己生产效率低下,还牵制过多管理精力。四是部分劳动者特别是技术骨干,这山望着那山高,或是稍有不满,或是小有诱惑,就不惜背离企业,跳槽走人。有一些新求职人员,把家门口企业当培训基地,当就业跳板,学个一年半载,便以熟练工身份到外面企业应聘。也有部分老职工,小富即安,虽未到退休年龄,但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想得开,不愿再吃苦受累,提前回家享福了。

  2、企业自身原因一是工资水平不高。

  尽管一些操作水平高、工作实绩好的操作工年收入远远高于其它企业打工人员,尽管企业也不断地为员工增资,但由于纺织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用工多,成本高,税赋重,利润空间小,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要想比其它企业高出多少难度很大。

  二是劳动强度不轻。纺织生产的特点是流水线作业,且工作时间目前普遍实行的是三班运转,一线工人特别是广大女工三班连轴转,尤其上到中夜班,还是很辛苦的。随着高效率满负荷的深入,工厂无闲人,工作无闲时,所以,纺织工人确实没有三产服务业员工带做带玩那种轻松。三是企业管理亟待创新。招工难管理亦难,管严了,人走了;管松了,生产上不去,质量不稳定,所以又出现招得进留不住的怪圈。

  一些人看准企业用工紧缺的软肋,工作随意性较大,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挑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职工生活环境、学习培训、业余文化娱乐,包括小区状况、公共资源配置等条件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对劳动者就业缺乏吸引力。

  3、政府方面原因一是政策因素。随着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使原本利润低微的纺织企业招工变得更加困难。二是服务导向存在偏差,政府职能部门过多着眼于新特产业、新上项目、形象工程,传统的纺织行业招工难的问题没有摆上工作日程,更谈不上政策倾斜。三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本地不断变化的劳动力资源不详实,供求信息不对称,缺少动态传递供求信息的渠道和平台。

  完成任务式的大型招聘活动无异于搭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常态化。四是育人与用人脱节。我们当地盐城市内纺织院校培育的普通人才,这些年几乎没有人到纺织厂工作,资源严重浪费。人才培养和用工需求的不衔接,造成企业招技术工人难度加大。

  二、解决企业用工难的对策建议

  廉价用工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要想彻底有效解决纺织企业用工难问题,必须内外结合,打好组合拳。

  1、 加强技术改造,推进产业升级,减少用工现在绝大多数纺织企业都是从过去老国企改制而来,尽管通过多年不间断的技术更新改造,设备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用工明显减少,但纺织企业技术改造工作远远没有结束,产业升级任重道远。2010年,中恒纺织投入1亿元对一纺厂四万纱锭实行全程更新,不但提升了设备水平和产品档次,还减少用工350人;不但节约了大量的用工成本,更减轻了企业招工压力。实践证明,加强技术改造、推进产业升级是减少用工最根本最直接的途径。

  2、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科学管理,诚信用工高工资、高待遇固然可以招聘更多的人,但对于“针头削铁”的纺织企业来说,必将考虑承受能力。那么,在最大限度提高职工收入的同时,企业必须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视人为第一资源,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提高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善待人,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信留人;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因势利导,使每个人在思想深处产生对企业的热爱,对自己工作的热情。要通过多种渠道征求职工意见,广泛集中职工智慧,完善好企业的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切实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重视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培养,弘扬合作共事、和谐共荣的精神,积极化解各类消极因素,营造人企互爱、文明包容的人文环境,营造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的浓烈氛围,打造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坚强团队。要加强文体阵地建设,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培育企业的生机和吸引力。要关心职工生活,提高福利待遇,打造优美环境,创建温馨家园,增强职工归宿感。

  3、 加大政策扶持,减轻企业负担,保障用工近几年,在棉花等原材料大幅波动,加之用工成本大幅上涨,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等外部因素叠加影响下,众多纺织企业在苦苦支撑,艰难地维持着当前的经营状况,很多小企业则纷纷停产、关门走人。今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出口需求下降,加之国内社会需求并非可以轻松上升,纺织企业运行压力更大,形势更加严峻。

  为了企业平稳运行,确保一方稳定,并继续为地方经济作贡献,我们建议政府:一是降低企业税负。目前对纺织企业实行的是进项税13%,销项税17%,进项税与销项税相比高出4个百分点,使得本来利润微薄的棉纺企业税负大幅增加。二是改善融资环境。银行将纺织业列为高风险行业,对纺织企业贷款要求严格,采取抵押、担保等手段,企业融资成本太高;

  承兑汇票无法使用,贴息利率太高,影响了企业融资周转,加重了企业负担。建议发挥财政担保职能,降低保费,为企业融资提供有效担保。三是实施利息电费补贴。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对2011年企业运行正常,并完成年度目标的,实行银行利息、工业用电补贴机制,放水养鱼。

  四是缓轻企业负担。涉企的所有收费能缓则缓,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困难时期,暂停各种捐赠项目和变相的摊派费用;优化办事环境,降低办事成本。五是加大项目扶持。条条块块的项目奖励资金、专项引导资金等向纺织企业倾斜,共同帮助企业渡难关。只有企业运行正常,才能留得住人;只有企业发展后劲足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

  建议人社部门全方位强化就业信息服务,多渠道、多形式开辟求职、招工“绿色通道”,加强各镇村适龄就业人员资源信息库建设,定期跟踪,动态把握,随时向企业提供用工有效信息,提高劳动者与企业的对接频率;组织技校根据企业需求开办“定向培训班”、“订单培训班”等,帮助储备劳动力资源,随时为纺织企业配置实用人才;制定出台奖励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劳动者到纺织企业就业。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解决纺织企业用工难问题需要多层次、全方位共同努力,但最根本的是企业兴旺,是关键的是利益和谐,最长久的是共同成长。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biyelunwen/63494.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