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读后感500字_林海雪原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0-01-24 来源:读后感 点击:

【www.0413xx.com--读后感】

  导语:《林海雪原》是作家曲波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书里所写的是有关于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林海雪原读后感范文1

  “祖国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到这里,别以为我是在读毛泽东的诗句。你错了,这是小说《林海雪原》的开头语,提到这部小说,在中国这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中,它算不上有名,但对我个人来说,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读到的好作品。

  说来话长,40多年前,我刚上小学四年级,那时候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是农村了,记得那是秋末冬初时节,给我们上课的民办老师不知什么原因请假了,村里找了一位年轻人给我们代课,这个临时的老师上课咋样我已经不记得了,他当时最吸引我的是他手头有一本厚厚的书,每天给我们讲完正课以后就捧起来有滋有味的阅读,那陶醉的神情令人艳羡。我于是便有了想读一读的冲动。后来不知用尽了多少伎俩去接近、讨好老师,反正最后的结果是我居然拿到了这本书,就是《林海雪原》,当时那叫一个欣喜若狂,不顾当时识字不全便如饥似渴的开读了。虽然有一些字不认识,有一些词语不理解,但出于喜欢就顺着往下读了。现在想来,有些字音是读错的,一些字义理解更是错误。但当时就这样将错就错的读着。

  马上新的问题来了,老师给我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自己出来每天上学、放学的在校时间,回家后还得拔猪草、挖野菜,时间被老师、家长安排的满满的,在学校的空余时间又不敢拿出来读,怕同学笑话,怎么办?只有每天放学后干完活到吃晚饭的空余时间,于是,回家后拼命干活,空余时间抓紧拿出书来阅读。现在想来这也叫补充精神食粮吧。有的读者可能问了,那你晚上的时间呢,你们有所不知,当时没有电灯,唯一的照明设备是一盏如豆般火焰的煤油灯,而且煤油相当紧缺,我们每月的供应指标是半斤,平时是很少点灯的,家长更不可能让你在灯光下读书,家家都是一样的情况,囊虫映雪,萤火虫找不到;凿壁借光,邻居家也是黑漆漆一团。为了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看完,我每天的黄昏便坐在房屋的西山墙下两手捧着书本,借着落日的余晖看书,直到眼睛碰到书本,字面一片模糊,可能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愣是把这书看了两遍。但是,造成的更严重的后果是自己眼睛的近视便从此开始,现在想来,这一切都不后悔,因为它使我从此与书结缘。

  这些好像与读后感无缘,跑题了吧。现在我来说说这本书,其实很多人可能没有读过《林海雪原》的原著,但由它的片段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和后来的同名电影想必大家不陌生。整篇写的是我解放军某部在二0三首长的带领下,深入东北原始森林剿灭盘踞在那里的零星土匪的故事,这是一部回肠荡气的人民解放军消灭残匪保护人民的赞歌,作者按时间的顺序记叙了解放军小分队在林海雪原剿灭一股股啸聚山林的国民党残余匪帮的经历,读下来,你便能感受到解放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他们面对凶残的土匪毫不畏惧,勇于牺牲敢于胜利;面对人民群众,甘于做孺子牛,我想,这也就是我们的军队无往不胜的法宝。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我们就有了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证。别以为这是政治的说教,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小说写我们的战士是有血有肉的,没有套用过多的高大上的格式,他们敢恨,进而把这仇恨化作消灭土匪的力量,他们敢爱,爱战友,爱人民,同时也把这爱化作了消灭土匪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作品讴歌了我们的人民军队,同时讴歌了伟大的人民。

  作品同时也描写了爱情,这是长大后才领悟的,但是对爱情的描写不像现在有的作品,为爱而爱,有点滥爱,有点情节不够爱情凑,作品对爱情的描写像有一股清凉的风儿吹过来,使你感受到美好,但不会产生邪恶,这些东西,成年人读来受益,未成年人读来无害。我十分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

  这是一篇40年前的读后感,听起来好像有点饶舌,但确实是这样的情况,当一部作品对你的一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引导你走向人生的美好的时候。给它什么高度评价也不为过的,最起码在我的内心是这样想的。

  现在的社会是浮躁的社会,没有多少人愿意坐下来认真的读书,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人的思想难以得到净化,我不是说金钱至上不好,但我们应该有比追求金钱更上一步的精神生活,这也是华夏民族五千年经久不衰的奥秘所在。

  坐下来读一点书吧,哪怕像我一样借书来读,让书来充斥你的精神生活,让书使你的灵魂得以净化。

  《林海雪原》是一部好书!

  林海雪原读后感范文2

  有一次偶然看到新闻记录片里说,《林海雪原》主角扬子荣的原型已经在解放前夕不幸牺牲,直到1975年,政府有关部门经过多方查找,才终于找到了杨子荣的家,此时才真相大白,杨子荣终于回家了!

  怀着对英雄身世的深深好奇,怀着对外公时常念叼“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不解,怀着对徐克梁家辉再次翻拍大电影的疑惑,寒假里我坐在窗前,打开了这本《林海雪原》。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东北部笼罩在军阀、日寇和山匪混战的硝烟中,老百姓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特别是莽莽原始森林里,无数支靠烧杀抢掠的匪帮各自占山为王,侵扰百姓,极大地危害地方治安,破坏政治经济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派出剿匪部队向林海雪原进发,誓要还人民一片安宁的乐土。

  “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是《林海雪原》开卷的第一句话,这是作者曲晓波满含深情地表达对林海雪原战士们的崇敬之情。

  冰天冻地的雪国,漫天的大雪,呼啸的穿山风,密集的枪弹雨林,饥饿病痛,掉队和失联,种种濒临生命边缘的大自然威胁;更有时刻在明里暗里的顽匪,分分钟瞄准着年轻的战士们,种种阴谋与反抗妄图摧毁我军的进攻。是谁在坚持这场艰难的战争?是谁在忘却生死昂首前进?是谁在与匪周旋较量一决雌雄?是谁投身林海雪原从此不归?信念,因为战士们的心中一个信念,这就是真正地解放人民,理想信念支持着战士们在风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

  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英雄的精神长存天地间,几十年来,崇拜英雄的各级人民依然在热烈地回忆英雄精神。这部作品是一部有力之作,是一部激动人心的作品。英雄精神教育了解放初期出生的我外公这代人,也鼓舞了国家经济大建设时期的我母亲这代人,更在新世纪牵引着我们这代人对遥远而艰苦的战争时期的追忆,激励着我们要格外珍惜和平年代,要以百倍的努力和信心学习文化科技知识,将来投身到国家的建设里去。

  再读《林海雪原》,望着扬子荣的剪影,感觉英雄离我很近,在封面上的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我仿佛看到了雪原战士们在深山老林中奋斗的身影。他们的音容笑貌,生命与鲜血,爱恨情仇,都和深山老林皑皑白雪融为一体,他们的脉搏永远与郁郁葱葱的老林一起跳动。虽然这只是在茫茫大千世界中或者历史长河里几行轻轻的痕迹,但我想说:谢谢你们,可敬的英雄们!

  林海雪原读后感范文3

  “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是《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话。

  最早接触《林海雪原》的故事其实是在电影银幕上,爸爸很喜欢看,便让我陪着一起。还记得那震人心魂的画面深深吸引了我,回到自己的屋子里便迫不及待的将电视剧下载了下来。电视剧里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寒风刺骨,那英勇的雪原战士们依然用那心中的烈火,对和平向往的烈火与激情去温暖整片大地,使驿路梨花处处开。废寝忘食的看完这令人感动的电视剧后,心就忽的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也许是太心急把它看完,为了满足对书中故事向往的饥渴,于是又怀着澎湃的心情寻来了这部著作《林海雪原》。这才知道,这是一部根据解放战争实事由曲波同志写的红色经典。从此以后也就迷上了这本书,而且感觉书比电视剧更具震撼力。

  当我读完了全书,轻轻合上,望着《林海雪原》四个字,似乎是由火热的血所凝成的,在那上面,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亲切和蔼的解放军战士,为着自己的理想,更为着祖国的伟大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在深山老林中奋斗的身影。对这些战士来说,在战争中死亡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战士们吃苦耐劳,在艰苦岁月中,鉴证着一个个赤子之心,战胜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艰苦。他们的脉搏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抛头颅,洒热血,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他们心中一直有一把火,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解放百姓!这个信念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悬崖峭壁,也甘愿拼死一搏。拥有这样的信念,或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

  在读《林海雪原》时,经常会看到一个词,那便是“集体”。“集体”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而文中的人物已经将“集体”一词的含义演绎和发挥得淋漓尽致。头可断,血可留,此志不可灭,永远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一位,这是全书所有英雄人物的信念。《林海雪原》一书,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一定要敢于拼搏,勇于挑战,不抛弃,不放弃,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无私奉献祖国和人民。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fanwendaquan/23739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