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制度建设]如何加强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论文

更新时间:2020-05-17 来源:安全生产 点击:

【www.0413xx.com--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大众安康的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珍惜生命、关注安全,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已成为新时代的呼唤。所以企业和员工在经济生产、生活中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珍惜生命,实现安全生产为核心,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以宣传、教育为手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以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为依靠,更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安全自律,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企业安全文化是真正落实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的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因,最终目的是变 “ 要我安全 ” 为 “ 我要安全 ” 、 “ 我会安全 ” 。企业安全落实了,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水平也会随之提高的。

  一、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 与本质

  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 hscasni)对 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 20世纪 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 safety cultrue” ,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

  实际上,我们不是为了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认为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就反映了这个本质。

  (二)企业中的安全文化概述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要想在社会上赢得信誉,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把企业安全文化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因此必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管理的对象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对 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

  2. 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

  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其次是人的不安全。只有解决了这两个不安全状态,企业才能很好的发展。如果连人身安全都不能保障,那么其他一切的生产活动都不能很好的进行。所以,必须重视“安全”问题,把它摆在企业正常运行的首要位置。

  二、中小企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众多,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举不胜举,以XX永康为例。 XX市五金机械企业有1万余家,绝大多数为私人企业和家庭作坊,由于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经验,每年被机器切断的手指上千。因此这里又多了两个新的别称: “断指之乡” 和“工伤之乡”。 据知情人介绍,每年被截断的民工手指大约在一千多个,而绝大多数受伤民工均成了永远的残疾。

  现在,冲压产品绝大多数都转移到了乡镇和私营企业,用的多数是未经任何训练的民工,按照乐清和常州所报

  道的比率估算,全国按一百万台冲床估算,其中 90%左右是肯定会伤人的中小型冲床,则每年被冲残手的人数应为 40—6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2003 年 5 月份以来,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消息说,乡镇煤矿产量猛增使得前三季度乡镇煤矿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同比分别增加 231 起、 47 人,分别上升 12。9 %和 1。5 %。其中,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增加 19 人。 XX 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等煤矿事故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安全事故”是现在中小企业存在而且必须得加大力度进行整治的一项大工程。

  三、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政策、行政方面

  1 .在 2000年时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必须 经过培训、持证才能上岗的职业名单中,却没有 “冲床工 ”这一职业。这就导致了职工缺乏必要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

  2 .政府和 劳动保护部门无法对受害者的合理申请赔偿做出仲裁,受害者只能私人通过律师代理打官司获得相应的赔偿。而受害者好多因为经济实力不够,无法请律师打官司,最终放弃索取赔偿,这也让企业更加肆无忌惮。

  3 . 劳动部门没有履行对加班加点、不签劳动合同、安全生产不符合要求、不买工伤(社会)保险的不法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以致不法企业的行为更加猖獗。

  (二)技术、标准方面

  1997 年修订过的《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中,实际上仍然将 16 吨以下的冲床列为不必配置安全防护装置的机床,这些机床占冲床总量的三分之二!而对 16 吨以上冲床所规定的安全指标,也远远不能满足安全需要。并且政府和企业的研发部门也只把研制精力放在数量少但可卖高价的自动生产线和数控机床上。

  (三)宣传、教育方面

  新员工和老员工进企业之后都要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以至于他们缺乏保护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并且企业 的管理人员在让员工进行操作机器之前,没有告之哪些机器、操作是比较危险的,并要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操作时更要谨慎小心。企业的安全文化教育疏忽导致了更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首先要认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对于企业内部而言,能激励员工安全意识,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则要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和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学习。

  (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和培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涵盖企业所有人员,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经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一般安全教育在企业中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层次和类别:

  1 . 企业厂长经理安全管理培训。 这项培训突出要解决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决策者和经营者的安全生产责任,达到建立、强化企业领导者、决策层、经营层的安全生产意识之目的,使得他们能自觉地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并关心、支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 .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关键是要明确任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在于促进培训对象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使之能真正当好企业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发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检查的作用,做出卓有成效的各项工作。

  3 . 特种作业人员的训练。 所谓特种作业人员,就是他们的作业,对作业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构成某种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人员。基于这一特性,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培训就应紧紧抓住其作业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危险种类和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的相关教育和训练,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实现其作业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4 . 开展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个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性政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三)国家制定合理的法规和制度

  1 . 国家对有些特殊、危险的工种,必须要求企业对员工加以安全培训,或者员工自己通过努力获得上岗证书,只有参加过合法的培训之后才能上岗。

  2 .劳动部门 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还 规定不论受伤者是否为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其医疗费、陪护费、误工费等均由用工单位承担。

  3 .国家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了维护和保障, 劳动者自己在工作中也必须 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同时,万一发生伤害事故,要 依法索取应得的经济补偿必要时寻求法律的帮助。

  4 .尊重和重视员工的创造性。人的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 由于人文素质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安全行为水平,同一个企业或生产环境,同样的职工或领导,由于责任、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会出现对安全生产的不同的安全行为及思考方式。因此要 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授权,营造民主参与的氛围,鼓励他们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充分释放其智慧与才能。要对员工放手,信任他们,人人参与企业安全管理之中,。

  五、结束语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我们应该高兴,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小企业的进步中还隐藏这一个大的问题——安全生产与安全教育的滞后,未能获得与之同步的发展。究其最根本的一条,是员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观念薄弱,因此,我们要营造企业安全文化的整体氛围,采各种措施,认真地做好安全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凯盛,林源华 ,谭苏娟 。别让大象踩扁你 。中信出版社 。2003年 9月

  [2] 马向群 。管人心理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 7月

  [3] 徐德蜀 ,邱成 。 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 1月

  [4] 蒋庆其 。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年 5月

  [5] 孟燕华 ,胡广霞 。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 7月

  [6] 孟燕华 。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 7月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fanwendaquan/246010.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