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排名|医学院急诊医学人体模型教案

更新时间:2024-03-16 来源:医学 点击:

【www.0413xx.com--医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x月-20xx年x月在我院实习的84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2)岁。入选的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模型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2)岁。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2±1)岁。两组实习生的性别比例、年龄间有均衡性。

  1.2方法

  两组实习生均以教学大纲为指导,重点掌握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胸腔、腹腔穿刺术、洗胃术、外伤急救技术等基本技能。

  1.2.1模型组

  1.2.1.1模拟准备

  应用美国METI公司的HPS模拟人,配备全套的急救设备: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插管用品、注射输液用品、供氧设备、缝合包等。采用监控设备记录下实习生的操作过程。

  1.2.1.2教学方法

  模型组的实习生3~4人随机结组,以临床病例为模板,设计抢救流程,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包括:(1)对心肺复苏新进展、危重病人气道处理、各种穿刺的步骤、用药的原理等操作步骤及其注意要点进行简短讲授;(2)对心肺复苏操作、气管插管、除颤仪和呼吸机的使用调节等操作进行单项标准化训练;(3)根据临床真实病例分别模拟呼吸衰竭、心跳骤停等病情,由结组实习生对模拟人进行识别、分析、诊断、抢救治疗等综合演练。指导教师现场提示或引导抢救操作;(4)结组成员轮流承担各项抢救角色,从而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5)设置各种突发情况,如:断电、气管插管脱出等,锻炼应付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6)技能培训过程全程录像,操作完成后由带教老师进行错误分析,并让实习生再次上机操作,纠正错误,从而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业务素质。

  1.2.2对照组

  采用带教老师讲授,实习生单项技能操作训练的教学模式。

  1.2.3观察项目

  (1)对实习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单项技能考核30分,配合能力30分,理论知识40分,85~100分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0~83分为合格,<60分为差;(2)对2组实习生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实习内容的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掌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考核内容得分比较

  模型组单项技能、配合能力、理论知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比较

  模型组在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操作技能掌握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16、2.1335、2.4440,P<0.05)。

  3讨论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医学学科,以研究临床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及急救处理为目的的学科。国外的急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急诊医学教学的发展有借鉴意义[4]。传统临床教学只能选取病情稳定或处于恢复期的患者给学生临床实践。急诊医学教学对象多为危急重症患者,随着医学院校的扩招,使得临床学习病例相对减少;医疗纠纷和患者的维权意识的提高,也给临床教学带来许多不便,这些都使学生难以获得临床诊疗的实践机会。医学人体模型的应用可以解决这种矛盾。其具有带教老师可以灵活掌握教学进程,教学直观、形象、系统,可反复操作的优点。通过本研究发现模型组单项技能、配合能力、理论知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在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操作技能掌握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16、2.1335、2.4440,P<0.05)。可见医学人体模型在医学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biyelunwen/29491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