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创意设计大赛_高校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营销宣传策略论文

更新时间:2019-08-06 来源:文化 点击:

【www.0413xx.com--文化】

  【内容摘要】各大高校在文化创意产品领域都有所涉及,其既反映了高校文化建设的水平,也是校园精神与品牌形象的物质载体。目前国内高校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内容的创新性与品牌营销方法均有较大发展空间。文章对北京工业大学开发的文创产品的文化属性、创意来源与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高校文创产品更好地传播校园文化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文创产品;品牌营销;产品设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传承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它不单纯是一种产品,更是学校的形象、精神、历史和特点的表达方式。“集品”是由北京工业大学创立的原创品牌,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是集合校园多种声音打造品牌效应的校园纪念礼品。本文以“集品”为例进行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营销研究,不仅是一次实验性营销尝试,也是校园文创产品设计走向品牌化的过程性实践。

  一、高校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及传播意义

  (一)发展现状

  目前,各大高校均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在校园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宣传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高校是文化价值输出的重要平台与窗口,发展校园文创产业能产生良好的宣传效益与发展前景。大多数高校拥有自身的文创产品,而由于创意不足、产品雷同以及营销落后等原因,使其文创产品并没有整体性突破。自2005年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凭借印着其LOGO的棒球服在中国开设纪念品店起,国内多家985、211高校开始争相模仿这一模式。他们大多以学校后勤部为开发商、唯一授权方式在校内开店,产品模式则以LOGO和载体简单组合为主。

  (二)传播意义

  1.满足日常需求。无论在校师生还是离校校友群体,他们更希望通过某种物质产品来承载对母校的情感。校园文创产品不仅搭建了二者情感沟通的桥梁,也承载了文化传播的巨大功能。2.满足学校宣传需求。首先,学校各部门活动对文创产品需求量大;其次,高校之间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品牌化的文创产品不仅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更是展示校园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3.创造经济效益。将校园文创产品商业化是其在传播文化过程中的另一价值。高校作为地区标志性文化场所,会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因此,校园文创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除了在校师生和校友群体外,还有游客。

  二、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现状及特点

  (一)消费群体

  高校文创产品的消费群体较为明确,一般以在校师生、校友和游客为主,年龄集中在20至30岁,这类人群喜欢接受潮流、新鲜事物,对母校有深厚情感且以母校为荣。

  (二)需求分析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通过用户观察和用户访谈将用户需求进行梳理,得到在校学生的常用学习用品为笔、笔记本、电脑、鼠标键盘、手机、电子设备、实验服等;常用生活用品为钥匙、一卡通、餐具、自行车、汽车配饰等。通过对用户调研数据整理分析后将用户共性梳理发现:大部分样本用户对校园文创产品充满热情与期待,并对现有文创产品有较为客观的认识与改进建议。

  三、产品设计及营销宣传策略

  (一)产品设计

  将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品牌化是构思过程中的侧重方向,原因在于这有利于确定创新的文化价值导向,在呈现高校文化的同时使立足于校园环境的文化创新产业向社会延伸,从而产生社会效应。因此“集品”原创设计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集合校园多种声音打造品牌效应的校园纪念礼品。在确定产品价值结构过程中,以校园纪念品为主要核心价值向外辐射来体现实用性、娱乐性等更多附加价值(图1)。因此,主打产品为学生定制日常生活必备的T恤、帆布袋、笔袋、钥匙牌等。在个性化与流行性相结合的前提下,设计开发以校园元素再设计且实用性强的文化创意体验式产品为中心。“集品”原创设计的LOGO以两个人的头部轮廓为原型进行设计,意在表达把脑中交际在现实中实现(图2)。

  (二)策略部署

  品牌营销阶段所用到的营销策略和战略分析法以分析项目外部环境的STP分析法即市场细分(Segmenting)、选择目标市场(Targeting)和产品定位(Positioning)将品牌的市场、产品和人群进行清晰定位(表1);利用4P营销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或渠道(Place)、促销或传播(Promotion)对内部环境分析(表2);以及利用SWOT分析法即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结合使用进行项目营销分析与营销战略制定(表3)。

  四、实践过程中的品牌营销风险及发展建议

  在实际销售过程中,用户群体与产品需求方面的调研预期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针对以上调研、创作与实际操作总结如下:第一,用户心理研究。根据用户心理研究与实际需要进行前期定制,例如T恤制作环节中,为节省时间成本将一部分T恤提前印图案。但由于T恤存在尺码的特殊属性,以至于部分用户发现自身尺码无中意图案,或者中意图案无自身尺码的尴尬现象,反而增添了销售成本与时间负担。第二,用户群体。根据前期调研锁定的目标用户主要为学生,实际销售过程中,教师比重比预期高出近30%。第三,产品需求。在前期调研中显示T恤的需求量较高,因此将其作为重点售卖产品。但实际销售过程中帆布包、钥匙牌等产品销量居高不下,T恤并没有预期火爆。第四,宣传方面。前期宣传与后期实际营销配合度需要再提高,例如前期宣传加强线上与线下的配合,打造热点事件,使“产品+热点”的宣传模式得到更多用户的关注。第五,独特性研究。当期推广有一定流行元素的结合,但流行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不应依赖于此,而要考虑品牌以及产品的独特风格。综上可知,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品牌营销风险:一是产品策略导致的风险。由于前期用户调研阶段所寻求的用户样本不足以完全覆盖目标消费群体,在产品开发研究阶段较为乐观自信,将T恤成品大规模成衣,以至于后期有少量处于滞销状态。二是渠道策略导致的风险。在线下定点实体销售渠道这一常规模式中,产品销售处于极为稳定的水平,因此开发新的渠道打开市场显得十分必要,产品销售前期进行线上宣传投放,中期深入各个学院谋求合作与定制。时间成本未明确计算情况下也会给常规营销模式带来风险。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就高校文创产品的品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完善营销传播体系。将前期宣传有计划地纳入热点事件制造营销话题,为后期产品推广与销售打下良好宣传基础。二是充分发扬学校文化特色,深度挖掘文化元素。深度挖掘校园中打动人的小触点,用小事件唤起大众共鸣,以小见大。三是制定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策略。时刻保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创造有趣、有用、有温度的校园文创产品。四是产品拓展,团块经营。将产品线延伸,形成树状产业链,从而使产品内部相关联,形成团块模式,组合营销。

  结语

  本文以高校文创产品发展现状、意义为切入点,分析其营销过程,并就“集品”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建立、产品开发与品牌营销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得到针对高校文创品牌创立与营销的一些实际经验、建议与思考。高校文化创意产品承载着学校文化精神,因此尊重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不同市场差异,设计出寓意鲜明、充满内涵的文创产品,并运用合理的营销策略进行推广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江洋洋.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6.

  [2]叶洪生.论STP营销战略模型的构建[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04(3).

  [3]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杨学成,陈章旺.网络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biyelunwen/21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