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三个关系论文

更新时间:2020-10-25 来源:马克思主义 点击:

【www.0413xx.com--马克思主义】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同时,学科建设对科学研究又提出了巨大的需求。解决好科学研究的观念、制度、条件问题是推进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总体与分支的关系,二者之间要把握的原则是: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要结合专业建设,通过专业建设来推进学术组织对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学术组织是学科建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平台;二是学术组织是汇聚学科建设队伍的重要载体;三是学术组织对规范学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学术组织

  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学科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下面就学科建设实践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对二者关系的基本定位。学科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问题。这些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托就是科学研究,都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因此,对学科建设来说,必须要树立把科学研究放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观念。没有科学研究的学科建设不成其为学科建设。推进学科建设,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科学研究的问题。同时,学科建设对科学研究又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学科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通过科研来解决,围绕学科建设这个大题目,科学研究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这一内在关系,要求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解决好科学研究的以下几个问题。

  1.解决好科学研究的观念问题

  必须树立学科建设要靠科学研究来支撑的观念。严格地说,学科建设是在获得学科点以后全力以赴要做的事隋。学科建设要有一个规划,在规划中必须要有科学研究的内容。把科学研究放在学科建设的什么地位,是由观念和认识来决定的。只有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科学研究意识,才会把科学研究放在学科建设中的应有位置上。对科学研究是否真正重视,在本质上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和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是不能处理好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之间关系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为基础的。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最大的一个差别,就是课程建设主要是以教学研究为基础,而学科建设必须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要实现从课程建设到学科建设的跨越,必须要把科学研究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正是由于学科建设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因此,一个学科点建立以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说,没有科学研究,就难以实现从课程建设向学科建设的转变,这是整个学科建设队伍都要树立的观念。这一观念转变的背后,是要实现整个师资队伍的转变,即师资队伍要从教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队伍建设的变化,就是要加快师资队伍的这一转变。教学型的师资队伍至多只能适应课程建设的要求,而不能适应学科建设的要求,只有研究型的师资队伍才符合学科建设的需要。当然,师资队伍的这一转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是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加快观念转变以外,还需要在制度上、条件上解决好相关的问题。

  2.解决好科学研究的制度问题

  把学科建设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师资队伍由教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需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制度保证。

  一是激励制度。激励制度是指对科研成果要给予奖励,从制度上明确鼓励科研的导向。学科建设要有科研来支撑,具体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来加以保证,其中奖励制度是基本的制度保证之一。有没有科研奖励制度,实际上反映的是对科研是否真正重视,是否把科研纳入制度建设的内容。制度既是一种规范,又是一种导向。作为规范意义上的制度,它的功能是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作为导向意义上制度,它的功能是对科研成果的认可和在利益上的体现。建立科研激励制度,使之能够充分发挥这两方面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科研的奖励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至少在总体上不能低于对教学的奖励。可以说,科研的激励制度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制度之一。当然,制度的具体设计必须从各个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学校情况并具有各自特点的科研激励制度。

  二是人事制度。人事制度是指在人员招聘、岗位设定、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制度要体现对科研的要求。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衡量师资队伍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在人事制度上对科研有明确要求,是对教师设定的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门槛。有了这样的制度,不仅要求教师在进入这一岗位和职称时要达到相应的科研条件,而且在进入岗位和职称以后也要能够保持有相应的科研要求。目前,对教师进入岗位和职称的科研要求比较规范,但对于进入岗位和职称以后的科研要求基本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这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因而这应该是完善人事制度重点要做的事情。把对科研的要求切实纳入人事制度的内容,将会对教师形成科研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会转化为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它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科建设队伍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实践证明,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效率因素,建设一支科研型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相应的科研制度建设,这是从科研角度推动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3.解决好科学研究的条件问题

  在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科研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必须为教师的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来说,创造一个好的条件,是加快他们科研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围绕学科建设组织科研。从学科发展的整体来看,组织科研是推进科研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学科点的科研发展,应该是有规划、有组织的。有规划,科研就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有组织,科研就会以团队的力量实现发展,或者说,组织科研就是以团队的形式来进行科研。组织科研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带动一个团队的科研发展,体现的是科研的整体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科研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有一个带动力。组织科研就是起到了这样一个带动力的作用。如何组织科研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以项目的形式、以集体出成果的形式等都是组织科研的形式。组织科研要起到的作用就是把教师凝聚到科研中来,为他们的科研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出成果。一个学科点是以个人单干的形式搞科研,还是以组织科研的形式搞科研,反映的不仅仅只是科研方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科研观念先进与落后的差别。组织科研是先进的科研方式,体现的是先进科研生产力。学科建设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学科带头人就能够完成的,学科带头人发挥的最大作用在于组织一批人和一个团队进行科研,因为组织科研本身就能够形成一种新的科研生产力。学科带头人起到了组织科研这一作用,就为学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为科研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科研是需要有投入的,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是保证科研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要有科研成果的产出,必须要有科研投入,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如果对科研长时间没有投入,一定不会有持续性的科研成果产出。这无论是对自然科学研究来说,还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来说,都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也同样如此。对科研投入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以什么形式投入,关键是要解决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率问题。如果有投入没有产出,说明科研投入的机制不好。应该建立一种好的科研投入机制,使科研投入具有较高的效率。对于教师来说,科研投入既是对他科研劳动付出的一种补偿,也是对他科研能力的一种认可。科研投入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问题,同时也是科研能力的体现。对科研有稳定的投入,又有一个好的投入机制,就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对学科建设中科研的投入也必须要制度化、规范化。这里的制度化是指对科研的投入不能只是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当领导重视科研了,对科研就有投入,而情况发生了变化,对科研的投入就不能持续。把对科研的投入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就不会因为领导的变化或更替而影响对科研的投入。这里的规范化是指对科研的投入要有规范的操作程序,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竞争性的科研投入机制,一方面能够保证投入的资源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投入的科研资源具有更高的成果产出效率。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一个学科的发展是由该学科下的各专业发展来体现的,或者说,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总体与分支的关系,是从不同层面来看的同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个总体,下属的六个二级学科也就是它的六个专业。从这一意义上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实际上是要落实到专业建设上。但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又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学科建设包括了专业建设,但专业建设又有其自身的重点,与学科建设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客观上有一个正确认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各自的重点,以及正确处理二者相互之问关系的问题。具体应该把握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第一,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体现在学科建设解决的主要是专业建设必需的一些基础性条件。一个专业点的建设需要有一系列的条件,例如,围绕这一专业点所需要的各种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相关专业的一系列课程。这些条件的解决都需要学科建设的支撑。一个专业的建设是否具有良好的条件,不仅要看是否具有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更要看是否具有一支很强的学科师资队伍,因为说到专业基础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学科建设的内容。学科与专业相比较所体现的特征,就是它的综合性和基础性。有了具有综合优势的学科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就具有良好的基础。这一关系告诉我们,抓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抓好学科建设,即抓好基础性的建设。把学科建设抓好了,专业建设就具有发展的后劲。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专业点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学科建设。不打好这一基础,专业建设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很大程度上是只能处于有专业而无建设的状况。

  当前,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是因为近几年在这一学科下建立了数量众多的专业点,这些点都面临着专业建设的紧迫任务,而专业建设所表现出的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学科建设处于薄弱环节。由于在学科建设上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专业建设也只能是在原地徘徊而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在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是专业建设的问题,但根本的是学科建设的问题。许多专家指出,专业建设必须要强化学科意识,必须把学科建设放在专业建设的首位,是有直接针对性的。

  第二,学科建设要结合专业建设,通过专业建设来推进。学科建设并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实际内容的,这些内容是和专业建设的内容一致的,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载体。离开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就失去了载体而无从谈起;没有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也只是徒有其名。现实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点是什么?如何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推动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应力争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现有的六个专业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各专业的建设当然要从各自专业的特点出发,围绕本专业建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但各专业的建设都涉及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是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既是学科的,也是专业的。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各专业研究的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点首先体现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二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下属的各个专业所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实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在中国的国情下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发展成果,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下属的各个专业的建设,不仅要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研究,更应该关注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既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对实践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结合点的又一个重要体现。

  三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对专业教学课程的研究。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也是学科建设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特别是核心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和规范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无论是对专业建设还是学科建设来说,都是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课程设置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它反映的是对专业建设能否整体把握,对专业建设目标是否有明确的认识,对专业的发展趋势是否有清晰的思路。课程设置和建设是专业建设状况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课程设置和建设的情况实际上反映的是这一学科建设的水平,学科建设的水平不高,在课程设置问题上必然表现出它的不合理和不规范。因此,抓好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建设,同样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三、学科建设与学术组织建设的关系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推进,建立这一学科自己的学术组织是一个必然趋势。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在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于2008年6月正式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这一学科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为学科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和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建立的时问还不长,研究会更是刚刚成立,关于学科建设与研究会这一学术组织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从学科建设与学术组织建设之间的一般关系来看,以下几点是必须要把握好的。

  1.学术组织是学科建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平台

  学科建设发展规律所显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发展离不开学术交流和探讨。因此,学科建设不是一个学校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学科点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学科的各个学科点来共同建设的。学术的发展需要在学术交流、探讨和合作的过程中来实现。学术组织就是推进学术交流、探讨和合作的一个平台。有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反映的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否成熟。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一定有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学术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正处于它的初创时期,它的建设不能只是由各个学科点和学校分散进行,迫切需要整合各学科点的力量,形成共同努力的格局,并有自己的学术组织作为发展的平台。从这一意义上说,“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这一学术组织的成立,既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标志之一。有了学术组织这一学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就为学科建设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能够使每个学科点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学科建设。在学术组织这一交流平台上,各学科点都有自己在学科建设上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把所取得的成果在学术组织中进行交流,大家看到的是各学科点关于学科建设的经验,从别人的思路与做法中得到的启示无疑将有效地推动着自身的建设,从而推动着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以学术组织为载体召开的学术研讨会,本身就反映了学科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是学术组织具有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目前在学科建设评估体系中之所以把召开高层次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研讨会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得到提升。理论和学术的发展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下才能实现,学科建设也必须是开放的,学术组织的成立本身体现的就是学科建设的开放性。

  二是能够使每个学科点在交流与合作中对学科建设取得更多的共识。目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许多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很多方面大家对问题的看法并没有完全取得共识,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交流和研究。对学科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取得共识是学术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又~反映。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对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做法是什么,如何加强学科建设的规范性等等,都需要通过学术组织这~平台,在交流和研究的基础上取得共识,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以更好地推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2.学术组织是汇聚学科建设队伍的重要载体

  学科建设需要有一支宏大的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是超越各个学科点的局限,在社会范围内形成的学科建设队伍,学术组织作为汇聚这支队伍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说,学术组织对于汇聚学科建设队伍发挥着两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为学科建设队伍的集合创造条件。学术组织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把学科建设队伍集合起来。因为学科建设队伍在社会范围内的集合需要有一个载体,学术组织作为这一载体具有它独特的优势。首先,通过学术组织来集合队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为在同一个学科中,大家都面临着共同的学科建设任务,有着共同关注的问题。这种共同性在研究队伍上的表现就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具有共同的研究课题和共同的语言。这样,对问题的研究就具有很高的聚焦性,能够高效率地取得研究成果。其次,通过学术组织来集合队伍具有很好的广泛性。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科点在学术组织中汇集,使不同学校的学科建设队伍具有的特点和长处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研究队伍的广泛性,能够汇集各研究队伍的优势,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取得合作的高效率。学术组织这一载体在集合队伍方面具有的专业性和广泛性优势,在现实中就放大了学科建设的力量,特别是在研究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时候,能够在较短的时问内完成靠一个学科点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并且,学术组织的这一集合学科建设队伍的作用,有效地加强了各学科点研究队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在汇聚研究队伍方面为学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为学科建设队伍发展创造条件。学术组织在凝聚学术队伍的同时,也发挥着促进学科建设队伍发展的作用。学术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它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有新的力量来充实,新的力量加入学术组织,意味着学科建设队伍的扩大。因而学术组织自身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学科建设队伍的发展过程,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表现。学术组织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促进队伍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一,学术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有效地组织队伍去落实学科建设发展的规划和建设思路。学术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为学科发展提出一些宏观性的建设思路,在推进和落实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推动了队伍建设的发展,因为学科建设队伍的发展是在落实各项工作的实践中实现的。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对队伍的组织作用,就是为推进队伍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二,学术组织可以通过学术刊物的形式,为队伍建设创造条件。通过办学术刊物的形式为队伍建设创造条件,是学术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之一。由学术组织创办的学术刊物,其重要特点是能够把对问题的研究集中于学科建设,能够使学科建设的队伍集中研究学科建设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学术组织来说,办好学术刊物是其发挥理论研究功能的重要体现,而根本目的是在于促进学科建设队伍的发展。

  3.学术组织对规范学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既然学术组织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那么,它对学科建设必然要发挥作用。其中在规范学科建设方面学术组织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它能够起到某些政府主管部门起不到的作用。学科建设中的许多问题是属于学术上的问题,属于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的事情,对于这些问题,教学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必要把什么事情都包下来,但这些问题在学科建设中又是必须要解决好的,学术组织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例如,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以及教材的建设、学科建设经验的交流、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等等。学术组织可以发挥其组织、协调的功能,把各个学科点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研究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出台一些带有规范性的措施,为学科建设提供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则。

  学术组织的另一个功能是在教学行政主管部门与各个学校的学科点之间起一个中介作用。学术组织虽然是一个民问的学术团体,但它可以发挥某些教学行政主管部门的功能。参加学术组织各种活动的不仅有各学科点的学者,而且还有教学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实际上学术组织的活动,具有半官方的性质,这也是学术组织具有的特殊性。学术组织可以利用每年定期组织学术活动的机会,为教学行政主管部门与各学科点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把关于学科建设的一些精神、相关的政策、领导考虑的问题,以及学科建设中要注重解决的问题等信息传递给各学科点,另一方面,各学科点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把学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政策和体制问题等反馈给教学行政主管部门,从而使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学科点之间保持着信息的畅通。各学科点能够了解主管部门的精神和要求,在各自的学科建设中更好地加以贯彻和落实。教学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各学科点实际运转的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知道各学科点在学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使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更好的客观基础。正是因为学术组织具有这样的功能,所以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术组织的活动和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各个学科点也把学术组织看作是自己的组织,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术组织的各项活动。学术组织能够在教学行政主管部门与各个学科点之间发挥的沟通和桥梁作用,可以对规范学科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学科建设与学术组织之间的这一联系,要求在推进学科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学术组织的建设,需要有一批热心于学术组织建设的骨干力量,跳出各个学科点建设的局限,从更高的层面上来思考学科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通过加强学术组织的建设为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本文来源:http://www.0413xx.com/biyelunwen/259371.html

为您推荐